1,黄芪粥:
[原料]黄芪10~20g,粳米30~50g,红糖适量。
[制法]黄芪水煎取汁50~100mL,入粳米,再加清水适量,煮成粥,加入红糖调味即可,待温服食。
[功效]补益脾胃。适宜脾胃虚寒证。
[服法]1剂/d。早、晚各服1次,7~10日为1个疗程,可用1~3个疗程。
2,芡实粥:
[原料]生芡实2g,粳米30~50g,生姜2片,红糖适量。
[制法]先将芡实研末,与其余3味一起水煮成粥,待温服食。
[功效]补益脾胃。适宜脾胃虚寒证。
[服法]1剂/d,早、晚空腹各服1次,7日为1个疗程,可用1~3个疗程。
3,羊肉姜桂汤:
[原料]羊肉300~500g,生姜、肉桂、小茴香、盐各少许。
[制法]先将羊肉洗净,切块,放入锅内,加适量水,煮沸后,文火炖1小时,再加入生姜、肉桂、小茴香,共炖20分钟,放盐少许即可,待温服食。
[功效]补益脾胃。适宜脾胃虚寒证。
[服法]1~3剂/周。每剂分3次服,连服2~3周。
4,乌贼骨散:
[原料]乌贼骨适量。
[制法]将乌贼骨研末即可。
[功效]补益脾胃。适宜胃脘痛,症见呕吐酸水者。
[服法]5~10g/次,3次/d,7~10日为1个疗程,可用1~3个疗程。
5,砂仁肚条:
[原料]砂仁末3~5g,猪肚100g。胡椒粉、味精、食盐各1~3g,花椒3~5g,生姜5~10g。葱白10~15g,猪油、绍兴酒各30~50g,生淀粉10~20g。
[制法]先将猪肚下沸水锅,焯透,然后捞出,刮去内膜。再将锅中加入清汤,放入猪肚,下姜、葱、花椒煮熟。捞起猪肚,待冷后,切成肚条。将原汤500g烧开,下入肚条、砂仁末、胡椒粉、绍兴酒、猪油,加味精调味,用生淀粉炒匀,起锅装盘即可,待温服食。
[功效]补益脾胃。适宜脾胃虚寒证。
[服法]1剂/d,分3次服,7日为1个疗程,可用1~3个疗程。
6,白及粥:
[原料]糯米50~100g,白及10~15g,红枣5~10枚,蜂蜜适量。
[制法]先将白及晒干,研为细末备用。再将糯米、红枣、蜂蜜加水煮成粥,调白及粉入粥中,改文火稍煮片刻,待粥稠即可,待温服食。
[功效]补益脾胃。适宜胃、十二指肠溃疡出血。
[服法]2次/d,温热服,5~10日为1个疗程,可用1~3个疗程。
7,佛手茶:
隙料]鲜佛手10~15g(干品3~6g)。
[制法]开水冲泡即可,待温服食。
[功效]疏肝理气,和胃止痛。适宜肝胃不和证。
[服法]1剂/d,代茶饮,连服5~7日。
8,梅花粥:
[原料]粳米30~50g,梅花3~5g,白糖适量。
[制法]先将粳米、白糖加水煮成粥,再放入梅花,文火稍煮成稠粥即可,待温服食。
[功效]疏肝理气,和胃止痛。适宜肝胃不和证。
[服法]每日早、晚各温服1次,3~5日为1个疗程,可用1~3个疗程。
9,吴茱萸粥:
[原料]吴茱萸1~3g,粳米30~50g,葱白少许。
[制法]将吴茱萸焙干,研为末。粳米煮粥,熟后加吴茱萸末与葱白和匀即可,待温服食。
[功效]疏肝理气,和胃止痛。适宜肝胃不和证。
[服法]3次/d,空腹食之,3~5日为1个疗程,可用1~3个疗程。
10,金橘饮:
[原料]金橘100~200g,豆蔻10~20g,白糖适量。
[制法]将金橘加水适量,用中火煮5分钟,加入豆蔻、白糖,用小火略煮片刻即可,待温服食。
[功效]疏肝理气,和胃止痛。适宜肝胃不和证。
[服法]1剂/d,代茶饮,3~5日为1个疗程,可用1~3个疗程。
以上是“胃溃疡的十大食疗方法——上海徐浦中医医院”的简单介绍,感谢您的耐心阅读!由于网络文章内容局限性很强,也许您的问题没有得到解答,欢迎拨打电话咨询!
咨询预约专线: 021-66856666
医院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4091号(6号线上南路站2号出口向左步行300米,11号线三林站6号出口左转500米)
医院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4091号(11号线6号口出或6号线2号口出200米)
电话:021-6685 6666
公交车:乘955、632、973、583、978路到凌兆路上南路站下车
地铁:乘6号线上南路站下车(2号出口)或 乘11号线三林路站下车(6号出口)
上海胃肠医院,立足中医,突出特色,中医调脾胃
网站备案号:沪ICP备16020585号-5
医疗备案:沪卫 (中医) 网审 [2014] 第20013号